听损青年可以从事什么工作?听艾草编辑分享她的工作经历和经验 | 耳朵树第六届青年大会

图片艾草,双侧耳蜗,童书编辑,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


艾草发言:


——大家好,我是艾草,先跟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,我说的话被转写出来可能不是特别完美,所以大家可以多看看PPT,PPT上面是有要点的。


我两只耳朵听损都是100dB,2岁半起佩戴助听器,到大学时才做人工耳蜗。我是2020年毕业的,到现在已经工作三年了。


首先和大家分享我的面试经历。


面试求职准备


  • 多轮1v1


我的面试分为两种场景,第一种是多轮1v1,每次只对一个面试官。就比如到办公室后,会有人事跟我了解一下情况,然后她再去找编辑室主任跟我聊,然后编辑室主任再去找更大的老板,每次都是一对一聊。而且通常都在一个小办公室里面,环境也比较安静。


这种面试场景是比较简单的,正常交流即可,我会提前熟悉常见的面试题目,准备一下对应的回答。


我给大家看一下,这个是我的石墨文档跟百度脑图。有的是我一开始模仿同行做得“编辑作品集”,有的是我碰壁后根据面试官的关注点去新建的文档。


图片


比如“图书销量统计”,之前有面试官问我,你到现在做了多少本书?每本书卖得怎么样?


对方相当于是快问快答,让我一下反应过来,当时我答得不是很好,因为做编辑和做市场是断裂的,我平时就不太关心图书的销量。


那次面试后,我就做了这个(图书销量统计)表格,定期去问市场部的伙伴,我说你好,请问一下《动物大百科》从2020年到现在3年卖了多少本?每年/每月卖了多少本?


还有“选题报告练习”,这也是每一位面试官都会问我的问题。比如让你来给我们策划一本书,你会怎么策划呢?还有的面试官会把他们自己做的策划给我看,问我有什么建议。如果我只是去背一些面试套路,而没有积累的话,就很难直接去回答。


右边这张图片是百度脑图,这是一个思维导图工具。


我当时面试过一家做教辅的高校出版社,就是研发那些大家常见的课后练习册的出版社。我针对他的产品体系做了一个批判性阅读的教程,因为当时他们做了一个原创的整体性阅读系列产品,我就针对他们的阅读产品特色去做了。


童书产品有一个特点,它们的分级很清楚,一般是按年龄区分的,比如0~3岁、3~6岁、6~12岁,我在思维导图里也会去按年龄分级把对应的王牌产品写清楚,再写明白我在他们研发体系下继续策划的思路方案。


因为我的口语表达不够清楚,我怎么样去让面试官能够在短短时间内感受到我的潜力呢?我会把我对他们的了解浓缩成思维导图,在这个思维导图的基础上,再针对他们的产品特点做出来完整的策划案,每次面试我都会打印出来好几份给他们看。


这些文档我会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更新,更新时注意格式标准,便于我随时可以导出打印。因为面试机会来临时,我很难一下子准备周全,提前准备好这些内容,我在面试前可以翻一翻。


图片


  • 多v1


第二种面试场景是多对一,比如说HR、营销总监、美术总监多人面试我一个人。这种场景是比较难的,第一我会有比较大的心理压力,第二他们每个人的发音特点不一样,比如我对这个人可以回答得很好,对这个人回答就慢一拍。


这种情况我怎么应对?如果我预判这个面试对我来说难度较大,那么一开始我就和人家说明(听损的)情况,并对结果不抱太大希望。


第二个应对办法是提前研究他们的产品体系,做思维导图,做对应的选题策划,多打印几份在现场分发给面试官看,这样做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我的认真和诚意。


编辑工作沟通场景


  • 对内沟通


对内沟通还是比较简单的,比如单独和领导、同事沟通。


对内沟通我们还有选题会(1v多),就是多个部门一起开会。


图片


比如有些人会突然喊我,或者走到我背后,指着我的屏幕,告诉我这里该怎么修改,大家都知道有时候我们要看口型的,那么这种情况该怎么办?


图片

我建议是用一个屏幕开联想语音实时转写。它会在底部出现一个字幕条。


我们同事在办公室聊天的时候,这个字幕条也会在我电脑上一直滚动,对我来说是非常方便的。


我是两个屏幕办公,一台是我的主力屏幕,另外一台我可以开着这个字幕条,需要专心工作的时候,它也不会干扰到我。


  • 对外沟通


接下来是对外沟通场景 ,这几个场景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。


图片


第一个是去跟作家、画家的沟通。我是图书编辑,所以我平时会做一些绘本,那么认识作家、画家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


有时候我会跟着领导去画展,去认识画家或者去维护关系。比如和我们合作过的画家,他开了一个画展,我们就会去买一大捧花去祝贺。还有跟作者线下讨论交流。


面对这两种情况,一开始我心里是打鼓的。但是很快我就发现,这些作者、画家普遍都比较年轻,他们普通话非常好,声音也非常响亮,我听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。


针对和作者的线下交流,我还会提前去网上找他们的视频去听一下,提前熟悉他们的声线。


给大家看两个我比较典型的工作场景。


第一个是我们和版权代理的会议,我们会接触一些国外图书的版权代理,来寻找海外图书的选题(比如国外的《魔戒》《哈利·波特》都需要通过版代来引进),他们相当于一个中介帮助我们联系国外的出版社。


图片


我们在看海外图书选题的过程中,会和版权代理接触比较紧密。照片里这些都是我的同事,我们5个人去了版代的办公室聊天,她给我们推荐很多海外图书。


版代给我们介绍的很多书,比如法国书、德语书,很多都是小语种,我们是看不懂的,但是版代会做非常详细的介绍材料给我们看,还会做介绍的PPT,这些对我来说相当于信息辅助。


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小型会议的环境,它包墙用的是吸音材料,所以在里面听的话声音集中洪亮,非常清晰。在开会的时候,如果有机会选择,一定要挑选这种场地,如果碰到那种四周都是玻璃、比较大的会议室,回音会比较严重。


第二个场景是去画展和书展寻找喜欢的作者,这张照片我没給画家妹子拍好看。


图片


画展和书展有时候人会比较多,大家都在围着这个画家说话,当时我想加她的微信,我就在旁边一直等。我还在我的手机上面打了一行自我介绍,因为我担心在这么吵的环境下,又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交流,和对方沟通会不会有点难。


等我排到队和画家妹子沟通的时候,就一边自我介绍一边给她看手机,她很爽快地说没问题。我俩后来还聊了一会儿,也没有我想象中的交流障碍。我做了很多准备给自己打气,但最后大部分都没用到。


借助同侪支持


无论面试还是工作,我都经历过很多困难,在这里也介绍下我都去寻求了哪些帮助。


图片


首先是面试,大家可以找跟你年纪、听说情况都差不多的听损伙伴,和他们请教下经验。我当时在面试时,有两位听障姐妹指导过我很多面试技巧。


不要限于向听损伙伴寻求建议,听常伙伴会给你不同角度的建议。比如我在面试结束后,会寻找该单位的编辑进行请教和复盘,还和一位资深编辑打电话请教我在行业内的发展规划。


图片


其次是工作沟通。


有一件事是,我的领导非常坚决地要求每一位编辑都去做抖音直播,当时我的压力非常大,我觉得这件事等于把我的短板在大家面前放大了。怎么办?


我先去问了纪叶凡同学,她当时也在做直播,而且做得非常好。小纪给我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,她是怎么回答的:没有人问过我听力的问题,也没有人问过我反应(慢)的问题。可能因为大家都专注地听我的产品介绍,大家的脑子都是被我带着走的,他们根本就顾不上别的。对于他们来说,只要听到他们想要的信息就可以了。


但是我还是不太自信,我又问她,如果有人问了我怎么办?


小纪教我说,宝宝你好聪明,你听出来我有点儿大舌头了。但是没有关系,我们的产品是非常好的。这样就会把话题转移回到介绍产品本身了。


所以小纪同学给了我很大的鼓励,她的自信和乐观让我把压力放下来了。她也给了我一个应对的方案,教我怎么化解尴尬。我非常感谢小纪同学的帮助。


然后我还和我两个关系特别好的大学吐槽,我说领导非要我去做抖音直播,她又不是不知道我的短板,万一我给她搞砸了怎么办?


结果她们说,艾草你不用担心,她明知道你听力有问题又用你,又不是做慈善,肯定你能力有超过其他候选人的地方啊,用你的利弊都很清楚,人家就应该心里有数。


我同学这些话还挺解压的,我就丢掉包袱,让老板去内耗吧。


内耗—脱敏


我前面说到了内耗,内耗也要有一个脱离的过程。


图片

多用辅助工具:对某些听损小伙伴来说,听力情况会给自己求职甚至是刚入职时带来很多心理内耗,这时候先不要硬磕,能用辅助工具就一定要用,尽可能用起来,辅助工具的存在会打消你的很多压力,让你熟悉和上手,缓解内耗。


然后我们要去做脱敏练习。我们都不能生活在舒适圈里面,大家要走出去和社会打交道,不断熟悉各种常见的沟通场景。


我在上班的时候,其实也不怎么和大家说话,但是我们领导他就会经常带我出去,见作者,见画家,参加各种画展。


所以说,我就会不断的练习跟大家打交道,同时我也会给我的合作伙伴时间,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慢慢的去理解我的说话特点,理解我的沟通特点。慢慢地大家都互相熟悉就好了。


那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,就是我在面试的时候,是第一种面试类型(1v1),我是跟面试官聊了一个下午,她对我印象很好。然后接下来我问他们说,面试结果怎么样,对方半天没有回复我,她说你再来面试一次吧,那我又去面了他们一次,好家伙他们一下来了四位领导一起面我(变成第二种面试场景,多对一),然后(那次面试)他们问我说,我们会有一些(编辑的)直播,会有一些跟作家画家的线下沟通交流(需要编辑非常高的专业素质和沟通能力),你可以做到吗?我说直播的话你们不会担心我给你们砸了招牌吗?但是他们都没有说话。


后来我朋友给我分析说,为什么他们会这么问,因为对你来说,你是第一次走到社会上去出去跟人家打交道,但是对于用人单位来说,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(你)这样的人。他们也要去思考,他们能够给你安排什么样的工作,什么样的岗位。本来他们这个招聘要求,会要求你平时多一些沟通,多一些去直播的工作,但是遇到你以后,一定会给他们一个震撼,带给他们一些反思。那么你们双方都是需要去磨合的。你不可能一上来就要求人家给你提供一个特别舒服的工作环境,就是希望你们不断不断地去碰撞,所以说对他们来说也是第一次,我们也要给他们一点点时间去适应跟我们的工作沟通。



最后,我们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。在最重要的一场面试里,我内耗相当严重,那时就反复和自己说,就当我是在地球online游戏里,每个人都是NPC,试试这条剧情线能推进到什么地步就推到什么地步吧。再加上之前的准备,这才过关。


所以我总结:内耗,有时候是必须要去经历的。先内耗,然后去克服,让自己去体验最恐惧的场景。有可能会出丑,可能会出现别的情况,这些都没有关系,体验过后慢慢就会脱敏了。


你会把自己打碎,然后把自己给重新拼起来,再慢慢变得成熟。


但是我想说对于我们来说,最重要的还是工作本身,这些内耗都会影响到我们工作,小伙伴们要尽快去直面内耗,尽快去脱敏,尽快去适应,尽快投入到我们工作本身,尽快去给用人单位贡献我们的价值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
好的,谢谢大家。